悦时尚 > 电子杂志频道 > 表演艺术

七个“造镇”版本 色彩愈淡情愈浓

表演艺术 2014/6月号 第258期

一九八八年,梁志民导完果陀剧场创团的头两部戏《动物园的故事》、《两世姻缘》,开始翻译美国剧作家桑顿.怀尔德的《小镇》Our Town,筹画改编为中文版舞台剧《淡水小镇》。

译写到剧终,女主角艾茉莉告别人世的台词:“再见!再见了,淡水!再见了,我们的小镇!爸、妈,再见了!滴答的时钟、还有白篱笆和茉莉花,再见了!温暖的被窝、睡眠、和醒来。老天啊,祢太奇妙了!人活着的时候,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生命的意义——每一分,每一秒?......”那些文字霎时长出了音符,像是歌剧女皇卡拉丝的咏叹调,美得令人心碎。

那年,梁志民廿三岁,从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不久,有了自己的剧团,他重新梳理怀尔德原着,再打造出果陀的《淡水小镇》。像是剧中的说书人(舞台监督),梁志民目睹了小镇居民的生老病死,欢乐与哀伤。

毕竟还年轻,梁志民虽已嗅到生命的讯息,但这出戏像是一部人生的大书,他花了廿五年时间,重制了七个版本《淡水小镇》,才慢慢咀嚼出人生的况味。

“戏剧,最奇妙也最迷人的地方就在:能够无穷无尽拓展人的思维和视野。”第一出打开梁志民眼睛的剧作,就是怀尔德《小镇》。“我刚考上艺术学院戏剧系,还没入学,到学校欣赏学长姐的学期制作,由汪其楣老师导演的《小镇》经典片段,故事看似平淡如水,微小而简单,力量却是撼人的。”梁志民突然明白:“戏剧,原来是这么一回事。”

大学期间,每看到一出好戏,或是读到好剧本,梁志民总会想:“如果我是导演,会怎么诠释?”口袋里放满一堆戏单,《小镇》是其中之一,他想,有机会要用自己的观点说小镇的故事。

毕业后,梁志民创立果陀剧场,好戏一一被掏出来,搬上舞台,改编自《小镇》的《淡水小镇》成为果陀的第三号作品。没读到喜欢的中译本,他自己动手翻译,没有google,到图书馆查看美国地图,翻阅大英百科全书,遍寻不到原着里故事的发生地格洛佛角。

剧评家曾说,怀尔德笔下的格洛佛角,“是属于所有人的,是我们的小镇,人类家庭的小宇宙......抓住了所有生命的共同体验。”梁志民脑海浮现台湾的小镇:“那个背山面水,有一条铁路经过的小镇,拉到台湾,不就是淡水吗?”

梁志民展开《淡水小镇》造镇计划,他阅读淡水史料,将原本发生在廿世纪初美国新罕布夏州的小镇,一砖一瓦,一景一物,慢慢移植到台湾的淡水。

“淡水,是台北人记忆里浪漫、温情的地理名词;早年,坐火车去淡水看夕阳,几乎是恋人们都会做的事情。”梁志民说,如果,阳明山是台北人心情的高度;那么,淡水就是感情的出海口。

淡水历经西班牙、荷兰、日本等外族开发,留下充满异国风情的历史古迹,十九世纪后期马偕来台落脚淡水传教,这些地理、人文及宗教的背景,成了丰厚《淡水小镇》的素材。

视觉、情感的连结之外,梁志民和负责作曲及编曲的郭子,一同找寻淡水的听觉风景。女主角艾茉莉的中文译名,让他想起台湾民谣《六月茉莉》,《淡水小镇》的故事就从民国五十年代末,六月,茉莉花开的清晨开始说起。

整出戏以台湾民谣〈六月茉莉〉(第一幕曙光乍现的〈淡水风光〉)、〈四季红〉(第二幕男女主角相恋、结婚)、〈月夜愁〉(第三幕女主角艾茉莉难产而死,对人世眷恋不舍),以及曾收录在中小学歌曲集的〈静夜星空〉,串连起剧中人情感的转折。

戏里另一重要的“声响”则是火车,梁志民认为,火车,是生活讯号,也是小镇与外界连结的象征,淡水线虽然在首演前一年七月就已停驶,从小就是火车迷的梁志民,跑到平溪线录制火车汽笛声,让已经走入历史的淡水线,继续活在戏里。

一九八九年,《淡水小镇》在台北幼狮艺文中心首演,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,简单的桌椅道具,却获得意外好评,八场全满,成为果陀站稳脚步的重要作品。

四年后,《淡水小镇》从三百人座的小剧场,演进一千五百人座的台北国家剧院,“如何才能‘填满’这么大的空间?”梁志民决定重做功课,以眼睛、耳朵和双脚,重新认识淡水。

首演版《淡水小镇》背景设定在民国五十年代末,汪其楣建议,应该再往前推十年,才能突显小镇由农业社会走向都市化的沧桑感。在现任淡水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许慧明带领下,梁志民走访淡水的历史古迹,和小镇居民闲谈,坐在老街大树下的饮食店,在真理街斜坡吹着风,“那一个礼拜,我从不同角度看淡水,像拍电影般,捕捉小镇的万种风情。”

淡水画家李永沱画室里数百幅描绘淡水的画作,更深深触动了梁志民:“这是淡水的颜色!”李永沱的画为一九九三年版《淡水小镇》绘出更生动的色调。

梁志民一直想为第三幕〈再见淡水〉的葬礼安排一首基督教圣歌,他在淡水礼拜堂静静地翻阅圣歌集,像是受到召唤,淡水前辈音乐家江文也谱曲的诗篇23:“耶和华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至缺乏,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,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,祂使我的灵魂苏醒,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......”出现眼前。

那时,梁志民还不是基督徒,谁能料到:十多年后,当他遇到人生的瓶颈,陷入生命的最低潮时,打电话给好友蔡琴,蔡琴在电话那头为梁志民祷告,竟然就是诗篇23,“因缘就是如此奇妙。”已经成为虔诚基督徒的梁志民,不得不相信:这是神的旨意。

《淡水小镇》首演至今,历经一九八九、一九九三、一九九六、二○○○、二○○六和二○○九年六个版本,今年重制“创团廿五周年特别纪念版”,年初巡演中国四城,六月回到台湾,在台中、台北两地第七次与台湾观众见面。

七个版本像七幅风格各异的画作:首演版是素描,一九九三年有了油画的质地,一九九六年又成了淡雅的水彩画,二○○○年老照片矗立在舞台上,二○○六年秀拉点描派的光影铺天盖地洒落;今年,则是多位大陆画家描绘的淡水风情。

《淡水小镇》成为果陀演出版本、累计观众人次最多的作品,从剧场演员到影视明星张雨生、蔡琴、陶大伟、柯叔元、蔡荣祖、蔡灿得、李沛旭......世代轮替搬演小镇的故事,几位主要演员陈幼芳、王友辉、叶子彦,一演就是十几、廿年。

梁志民说,《淡水小镇》修正最多的就是舞台监督一角,“他,不像演员,也不像角色,在戏里戏外游移,像老朋友娓娓谈天,带领观众走进小镇,讲一则生命的故事。”七个版本的舞监先后由冯翊纲、王友辉、蔡琴、陶大伟等人诠释过,今年邀来名主持人曹启泰担纲,梁志民必须依照演员的特质,重新塑造说话的方式:“王友辉是读书人,用字遣词讲究;陶大伟有着童心与幽默感;冯翊纲的权威性格,讲述起第三幕的死亡更有力道;曹启泰则像邻家的大哥哥......”二○○○年,舞监由蔡琴饰演,她不只说,还用唱的,梁志民回忆,那时台湾刚经历九二一大地震,多了温暖歌声的《淡水小镇》疗愈不少受创的心灵。

今年初,《淡水小镇》首度到中国巡演,演出前,制作人原担心:习惯大悲大喜,“中场无尿点”的中国观众,能够接受口味如此清淡的戏吗?演后,观众反应出乎预期热烈,有人形容:这出戏像一碗白粥,吃完后才发现平淡中藏了真味,“好多戏都是那种剧场中爆笑,出了剧场就忘掉的,可《淡水小镇》却是你想一直把它带在路上。”

“《淡水小镇》像杯台湾出产的乌龙茶,需要细细品尝。”梁志民表示,自己也是花了廿五年时间才慢慢品尝出怀尔德想要传达的人生真味。

一九三○年代,怀尔德《小镇》在美国首度发表时,虽然有人大声叫好,但也有负面评论认为,这出戏“缺乏戏剧发展”。戏剧学者唐纳德.马奎里斯在一篇文章坦言,年轻时的他,并不欣赏这部剧作,直到卅岁,为父母送葬,坠入过爱河......经历过足够的人生,才理解《小镇》的伟大:“这出戏讲述的是一件大事,那就是生活本身。”

重制第七版《淡水小镇》,梁志民重新阅读怀尔德《小镇》和相关评论文章,得到新的启发:“年轻时我以为我读懂了,其实不然,人非得经过生老病死,才能领悟生命的无常。”

无常,不只发生在戏里,也在真实生活上演。曾参与《淡水小镇》演出的张雨生、陶大伟相继离世,走进戏中所说:“天上的星星,每一颗都有一个故事,星星们按照它们的轨道在天空中交叉运行......”梁志民惊觉,年轻时处理第三幕,原着寓意深远的叩问,竟然被他delete掉,直到今年重制,才拾回舞台监督的一段话:“当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,做完了最后的挣扎,他们就从这片土地上被收割走了。”收割,多么贴近传达生死是宇宙必然的循环。

“年轻时的我,因为热情,悲伤没有升华;现在的我,认清无常是生命的必然,《淡水小镇》也愈做愈淡。”但梁志民不担心,“减法”的《淡水小镇》力道被削弱,反而投射出更动人的力量。

廿五年

注:所有内容由kono杂志授权提供 去 kono官网 看看>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

下一篇
上一篇

从宝莱坞到僵尸片 电影史中的不朽之爱

热门文章

最新内容

娇兰25X蜂皇水,贵妇级护肤的仪式感

娇兰25X蜂皇水,贵妇级护肤的仪式感

中古包购买避坑攻略!网购注意事项

中古包购买避坑攻略!网购注意事项

Louis Vuitton经典单品选购攻略

Louis Vuitton经典单品选购攻略

火遍Ins、各大时尚博主亲自带货的仙女首饰品牌

火遍Ins、各大时尚博主亲自带货的仙女首饰品牌

糖渍桑葚or橘皮橙,2020/2021秋冬流行色出炉

糖渍桑葚or橘皮橙,2020/2021秋冬流行色出炉

YSL 高能宝藏修护PURE SHOTS系列

YSL 高能宝藏修护PURE SHOTS系列

黛珂护肤口碑干货,宝藏清单

黛珂护肤口碑干货,宝藏清单

Rihanna全新护肤线|成分天然,颜值在线

Rihanna全新护肤线|成分天然,颜值在线

6种超简单实用的大衣腰带系法,手残党码起来!

6种超简单实用的大衣腰带系法,手残党码起来!

每日搭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