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观光局统计资料,两千三百万人口的台湾,光2013年就超过一千一百万人次出国,若再加上国内旅游人数,几乎可说每个台湾人每年都会有数次的旅行。为什么人们要旅行?若用哲学式语言,形容我们离开自己熟悉环境,摆脱繁琐日常生活到另一地短暂停留,透过新鲜的感官体验,重新获得全然不同的生命感的一整个简化的过程,就称为旅行。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巴黎,旅行是一种“高贵灵魂”的品味,这种关乎物质与心灵的活动,不仅吸引了大诗人,也创造了路易威登,但毕竟这还是属于某个社会阶级的活动。实际上,旅行真正进入欧洲人生活,与稍晚兴起的汽车业有着密切关系。
早在1885年,德国的引擎工程师戴姆勒便将自己设计的引擎,放在一辆三轮车上,隔年又将改良版引擎放在马车上,成为汽车史上第一辆成功的四轮车。巧的是同样在1886年,戴姆勒与卡尔奔驰几乎在同一时间,分别推出具有四个轮子、搭配水冷式系统的内燃机引擎,并以汽油为燃料,具备柱式排档杆、变速箱、脚踏式油门等现代意义的汽车。当汽车已经可以载人出门旅行,但却也因此衍生出两个新问题:道路条件太差怎么办?而且车子造型都还像是装着引擎的马车,旅行用的行李要放哪里?
第一个问题造就了以橡胶为基材的现代轮胎产业,更间接因为这种新型态的橡胶充气轮胎,常会因为恶劣的路况而破损,因此法国人想出一个非常幽默的解决办法:等待修轮胎的时候不知要做什么,何不建议车主们附近吃美食?所以当1900年第一本米其林红色指南诞生时,只送不卖,基本上只是一本印了简易车辆保养技巧、轮胎维修厂的地址、路线建议,以及周边可休息吃饭的高级餐厅资料。餐厅的评选机制,随着时代转型进入消费社会后,转变成一种代表顶级时尚的评比。所以说米其林三星是一种顶级的品味象征,不仅来自它的严谨程序,更因为它与欧洲上流社会的生活风格有着相同的历史根源!
关于如何放置旅行行李的第二个问题,也让因此衍生出的旅行箱产业,在起步之初就奠定了上流社会用品的品牌定位。就像巴黎的路易威登,早在汽车成为“未来世代马车”之前,就为法国宫廷贵族,打造旅行专用的行李箱,进入汽车世代之后,因为车厢是设计给人乘坐的空间,所以旅行箱只能外挂在车尾,除了要坚固耐用,更得成为汽车装饰的一部份,才能衬托高贵的探索者灵魂形象。所以包括路易威登,或像1913年成立于米兰的Prada,以及许多创立于二十世纪初并流传至今的旅行箱品牌,都是因为人们开始可以自由驾车出门旅行,而成为代表旅人风格的最佳表征,同样也因为源自于欧洲贵族生活姿态,让经典旅行箱更都有着不容质疑的顶级品牌地位!

尽管路易威登已经不再是昔日单纯的顶级旅行箱品牌,但在今年,由特殊订制部门首席,也是老路易威登曾孙Patrick-Louis-Vuitton所领导的计划,与代表着未来的BMW i8,合作推出四款旅行系列行李箱,试图诠释下一个百年,作为高贵的旅行者应有的姿态!今年即将全球上市的BMW i8,以全新设计概念与汽车科技,堪称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未来车款。362匹强大马力,并不是来自于传统的大排气量引擎,而是透握车头的电动马达搭配二速变速箱,以及车尾一具1.5升涡轮增压引擎,搭配六速变速箱的综合输出。换句话说,这是由最前卫设计概念、最先进科技材质,搭配两个动力系统、两个变速箱,可以单纯电动行驶,也可以每升汽油行驶达40公里的超高效能跑车。
路易威登这套旅行箱系列,与BMW i8之间,有两个重要的设计连结点。首先是它采用每平方米仅600克重的碳纤维,透过超细纤维内衬编织成烟灰色的布料,加上铁青色涂层薄板,将这种大量应用于赛车科技的材质,转化为超轻量化的行李袋,完全呼应了i8在车体设计上的轻量化精神。此外,更重要是这四件特制路易威登旅行系列,均以i8的跑车空间为前提,设计它们的造型,所以像周末旅行袋,尺寸刚好符合;而旅行衣帽袋是作为放置西装与衬衫之用。另外商务手提箱,采用热压缩的半硬式外壳,具有抗压效果,默认是放在i8后座上,而周末旅行软袋则是一款可以紧贴在商务手提箱上的便利小包。一系列四款,轻巧地诠释了i8所有的空间。
回头从另一个角度看,汽车无论科技如何先进,终究是个生硬的大型工业产品,它必须透过人的使用,将它带入日常生活,才能被赋予人性的意义。而各式各样的旅行箱,便成为人与车之间最重要的接口。路易威登在一百多年前,因为人们对旅行的渴望,而在人与车间建立了这样的连结,一百年后,尽管旅行箱造型已经不再方正硬挺,但却更细致地渗透进汽车空间里,诠释着人们更全面的旅行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