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是座大城市,上千万的人口共同经营和分享这座城市。日光下的她光鲜亮丽,黄浦江和摩天办公大楼的玻璃窗反射城市的华丽倒影,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为生活奔波忙碌,日光映射了摩登现代的大都会上海;当时间移步至月光上场,回家的回家,打烊的打烊,这才渐近到城市跑者的黄金时段。因为常在路面漫跑,所以对于“下班后”的上海时刻表了然于心:
7pm-8pm,是下班族占有马路和公共交通的高峰期,人流湍急车流汹涌,PM2.5(霾害指数)瞬间爆表,不适合刷街漫跑;
8pm-10pm,是人们晚饭后消遣遛弯儿的弥漫期,多在住宅区附近的马路或公园边,人多狗多,此时上街跑极有可能会被在家软禁一天的宠物狗狂追,有点危险;
10pm-11pm,迎来晚间第二档下班高峰期,服务行业比如商场、饭店通常在10点结束全天营业,晚班公共汽车载着归家的人,在街上拉出一条长长的尾气,等这团空气被夜色消化得差不多了,跑者的黄金时段悄然上演。
我立志做一名黄金时段常青树,这也是我难以改写的宿命,我的作息时间与上海大部分的上班族不太一样,倒不是抱怨广告文案这行熬人不浅、加起班来辣手摧花。既然投身这行就得有一副禁得住熬炼的铮铮铁骨,筛选过所有能强韧筋骨的运动后,街头漫跑是坚持下来最久的。倒不是说跑步只要更衣换鞋下楼上路足够简单,而是跑在上海饶有趣味,无论是熟悉街道还是陌生路段,每跑一公里,既是一点点卸载一日负担,也是开启认识城市的引擎。
有幸居住在上海传统的街区,在此附近有几条长街属于上世纪的法租界。我在复兴中路跑着跑着就不自觉有种“入画感”,某个古旧街角似曾在电影中相识,也有可能恰好路过某位名人故居。高挑的路灯温着盏盏橙黄,从左右在侧的法国梧桐交织的树荫叶影下掷散开来,整条路着上一层暗金色调,景挺美的,心里也挺美的,只是时间有点晚了,即便不忍掐断漫跑的节奏,却不得不跑回家。这也是我对【午夜巴黎】特别有认同感的原因,有内涵的城市,它不会仅以日光下的富丽华美吸引目光,在月光下它仍有不竭的魅力刷新双眼、沁人心脾。


与我有类似夜跑习惯的人,放眼整个城市其实不多,所以在路上偶尔迎面,我们会用某种特殊的社交方式:无需言语交谈,递一个眼神或者点头示意就好。如果能集结一班志趣相投的小伙伴,约定一档时间一条路线一齐跑,是难能可贵的缘分。独自跑,是独享城市的味道;跑团跑,是胜在每次活动之后交换彼此心得。装备党会在集体活动时秀自己新入囊的神器,入门小伙伴会向更富经验的跑者讨教升级经验。大家也会分享最近跑过的某条路段还不错,下次活动不如尝试一下。如果说复兴中路是属于我的地盘,那跟随一个跑团,在这个城市我的地盘就更大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