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踏进艾雪画展的空间时,对许多人来说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受,的确,诚如他的作品对于后世所带来的影响,加上艺术家终身坚持以可复制、传播得更广更远的版画形式创作,使其充满着原生艺术(primitive)、自然形象、错觉效果和早期伊斯兰宗教嵌瓷艺术纹样(pattern)等元素的图像,不断为各领域的图像工作者、甚至数学、科学家列为研究、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
1963年荷兰Hilversum(艺术家终老之地)市长颁发文化勋章给艾雪,但他谦辞了“艺术家”这样的荣衔,希望以“图案艺术家”(Graphic Artist)的身分获得荣誉,在致词中,他认为自己是具备着“心与灵”的图案艺术家。

许多人会从数学和科学角度解析艾雪的作品,但事实上,他中学的数学成绩很差,而在工程师父亲的启发下,对于天文知识极有兴趣。他更爱的是音乐,尤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对于声音的控制表现,和他在视觉艺术中所热中从事的事情如此相似。他曾说,对他启发最大的音乐家是巴哈,诚如许多巴哈音乐的研究中皆曾指出,其音乐背后的强烈理性与逻辑俨然如数学,而巴哈的音乐却又是更常为人称颂直接与上帝对话的声响。在艾雪的创作中,神秘的、重复的、巧妙的、既是图像、又像自然现象中的必然与偶然,往往带给人进入对宇宙、万物哲学性的思考。


有人认为,艾雪之所以醉心于版画艺术,且能够创造出如此丰富的数学性图像,是因为他在研习绘画的过程中,透过对大自然现象的观察,而找到了光影所造成的视觉变化,不仅反映出视觉所见的事物,不尽然是真实型态的思考,同时,透过木工、版画所呈现的明暗对比性,能让他想要探索的虚与实更具辩证力。

不管观众要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艾雪的作品,无庸置疑地,艺术家终其一生所观察、探究、辩证的世界,俨如从极微小的事物反映出无限大的宇宙,真理往往从纯真的眼睛里看得尤其透澈,而不断执着于真理探究的纯粹之心,正是艾雪之所以迷人的原因之一吧!

